幼儿教育
幼儿教育事业,始于民国15年(1926),由县人林素女士主办的城厢区立初级小学附设幼稚园,23年春成立县立幼稚园。
解放后,县人民政府教育科接管旧的幼稚园,并改称为贵县幼儿园。至1954年发展到6个班,入园儿童200人。1956年,全县有公办幼儿园5所,14个班共440人。1958年“大跃进”期间,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,社社队队大办幼儿班,幼托组织由季节性转为常年性,全县幼儿园发展到356所,1784个班,入园幼儿59665人。1959年夏,全县幼儿园发展到521所。至1959年下半年,社队集体食堂逐渐解体,幼儿园(班)自行解散。1960年,国家经济困难时期,早年5所公办的幼儿园、有石龙、龙山、木格、桥圩4所幼儿园停办,只留贵县幼儿园一所,7个班。1964年,国家经济好转,幼儿教育有所回升,城镇、厂、矿、场企事业单位共办起幼儿园16所,56个班,入园幼儿2179人。
小学教育
1987年以后,各科教学研究会纷纷成立,并开展活动。此外,县或乡、校还不定期地组织教师代表到外地外校参观学习取经。至1988学年度止,全县405所小学,经县先后检查验收,已有370所达到中央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“四率”标准的要求,至1990年,贵港市小学有426间,5950班,学生202300人。县内厂矿场、驻军部队等单位积极集资办学,先后办起各自的职工子弟学校。至1990年,计有贵港甘化厂职工子弟学校,西江农场子弟学校,贵港铁路职工子弟学校,驻军部队子弟学校,第六地质队子弟学校,307地质队子弟学校,贵港钢铁厂子弟学校,贵港贮木场子弟学校,贵港红砖厂子弟学校,平天山林场子弟学校,273地质队学校,第二甘化厂子弟学校,水泥厂子弟学校、西江氮肥厂职工子弟学校,在校学生3308人,教职工215。
中学教育
贵县向阳高级中学于1978年改称贵县达开高级中学,仅招高中班。1981年,贵县调整中等教育结构,压缩部分高级中学,合理布局初级中学点。调整结果,原来的24间高中,除保留覃塘、樟木、木格、桥圩、大圩、石卡、中里、附城等8间高级中学和贵县高级中学、达开高级中学南山高级中学11间高级中学外,其余13个乡镇高中一律停办高中班,仅招初中班,校名也改为乡镇初级中学。原来各大队小学办的“戴帽初中”班,也一律摘掉帽子,重新设点布局,以学区(片)为单位,新办65所联队初中。1982年秋,在郁江南岸离城三公里的木松岭新建贵县初级中学定为县重点中学。1987年增招高中班,1988年改名为江南中学。1985年3月,附城高级中学改称贵县民族中学,从县属壮族地区招收学生(其他乡镇学生也有一部分)。1986年,中里乡集资在壮族聚居的龙山圩附近创办私立北山初级中学,这是贵县的私立中学。1989年壮文学校附设壮文初中两班。1990年在蒙公乡初中附设壮文初中班二班。
学校
高校
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港校区(原贵港市职业学院) 、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
中学
贵港市高级中学、浔州高中、平南中学、江南高中、达开高中、民族中学、港区中学、一德中学、圣湖中学、育才高中、桥南高中、宏名中学、覃塘高中、瓦塘一中、镇隆一中、荷城初中,贵城六中等。